近日,自然資源部印發《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技術文件(5-7)》,為全國各相關單位扎實推進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,給出了明確技術路線圖。天際航和航天宏圖合作,全程參與了相關技術文件的主筆編制和修訂工作。
其中的核心技術文件《基礎地理實體數據采集生產技術規程》,為合理利用多源數據高效率生產地理實體,規范技術方法與流程,對采集生產過程中的作業要求、流程、質量控制、成果歸檔等環節做了全面的頂層設計。
基礎地理實體數據采集作業流程圖
新的技術規程,改變了傳統的直接以要素為對象的采集作業方法,確立圖元采集、屬性采集、實體語義化處理等關鍵環節。規程明確了圖元為地理實體的幾何構成單元,包括二維圖元(矢量)和三維圖元(單體化),一個實體可以包括一個(類)或多個(類)圖元,結合實體關系和屬性(基礎和擴展屬性),建立完善的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庫,并成為國家重要數字空間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。
基礎地理實體定義
新型基礎測繪生產體系平臺通過前端工具,調用后端服務,實現對整個作業流程的任務協同管理、質量管理,并對現有的基礎測繪、航測的生產工藝、技術、流程進行改造優化,保證新型基礎測繪產品生產的效率和成果質量。
01 二維圖元數據采集
基于實景三維模型和多角度影像采集,自動優選最佳交會角影像,實現高精度二維圖元采集。采集完成后經建庫處理進入到基礎圖元數據庫。
人工采集
自動化采集
02 三維圖元數據采集
以三維Mesh場景數據為基礎,對幾何框架進行人工采集,亦可根據采集到的二維圖元,與Mesh數據進行疊加運算,DP-Modeler的圖元生產模塊可根據用戶需求自動生成多種三維單體化圖元數據,滿足二三維圖元采集的幾何一致性。采集工藝涵蓋邏輯、切割和重建單體化三種類型。
幾何框架人工采集
幾何框架自動化采集
不同單體化工藝的實體表達
03 紋理映射
多視角影像受天氣、光照、時段等影響,三維圖元紋理編輯工作量巨大(通常占整個項目成本70%以上)。DP-Firefly使用先進的三維圖像智能融合算法,解決黑面、遮擋、色差、接縫等問題,極大提升貼圖效率,減少五倍以上的人工。
04 屬性數據同步采集
在圖元的采集的過程中同步采集該圖元的基本屬性數據,屬性存儲在相應文件屬性表或數據庫的關系表中,并與圖元實現唯一關聯。
05 質量控制
利用分布式存儲和計算以及微服務技術,實現海量新型基礎測繪成果數據的網絡協同質檢作業,滿足生產部門各級質檢管理需求,使其具備快速自動化質檢能力。
06 實體示例
天際航的新型基礎測繪生產體系,通過高效、開放的協同生產平臺,建設可持續更新的場景庫、圖元庫、實體庫,助力廣大測繪生產單位的轉型升級,形成“一庫多能、按需組裝、定制服務”的新型基礎測繪核心能力。